《謝家的短命鬼長命百歲了》第221章 安靜
第221章 安靜
晏三合又很詫異。
人看人的第一眼,幾乎都是長相,美還是醜,高還是矮,胖還是瘦……
這些都是最直觀的東西。
而靜塵給人的感覺竟然是安靜?
安靜是一種氣質。
這種氣質必須極其出眾,才能讓人忽略她身上別的東西。
於是,晏三合繼續追問,“你為什麽會有這種感覺?”
“不知道。”
慧如有些悵然地望著屋外,“就覺得她很安分、很本分,不是那種嘴碎,話多的人,和一般的婦人不一樣。”
晏三合:“事實證明呢?”
慧如:“確實是,靜塵她話不多的,也從不生事,見誰都客客氣氣,這十八年來,我沒見過她和誰紅過臉。”
晏三合:“一次都沒有?”
慧如:“晏姑娘,我們這樣的人,無欲無求,無爭無搶,還能和誰紅臉?”
沉默,安靜,脾氣好。
晏三合在心裡捋了捋,又問:“她長相如何?普通,標緻,出眾,還是驚豔?”
慧如:“標緻,很白淨。”
晏三合追問,“白淨是指什麽?”
慧如:“就是臉上乾乾淨淨的,半顆痣都沒有。”
晏三合:“昨天我在棺材裡看到了她的手,手形很好看。”
慧如點點頭,“她年輕的時候,手長得比她的臉還要好看,一根一根跟青蔥一樣,我常常覺得,她這雙手不應該是做尼姑的手,應該是享福的手。”
晏三合:“這話你和她說過嗎?”
慧如:“出家人不打誑語,這話我隻在心裡想過。”
晏三合:“她識字?”
慧如:“識的,但她說識得不多。”
晏三合:“會寫字嗎?”
慧如:“會。”
晏三合:“寫得怎麽樣?”
慧如拿過手邊一疊佛經,“這是她寫的,晏姑娘你看看。”
晏三合接過來翻了幾頁,眼神暗了下來:這字是真的很一般,不太像是讀書人家出來的。
晏三合:“她活乾得怎麽樣,洗衣,做飯,清掃,針線?”
慧如:“除了做飯不大好吃,別的樣樣拿得出手。”
晏三合:“她來你們水月庵是冬至,那雙手長怎麽樣?”
慧如不用細想就作答:“細皮嫩/肉,像個千金大小姐的手,保養的極好。”
千金大小姐十指不沾陽春水,洗衣、做飯這些活計是不會做的,偏偏靜塵又都會。
一個做慣了粗活的人,不可能養出那樣一雙手,偏偏靜塵有那樣一雙手。
很矛盾啊!
晏三合:“你說她是千金大小姐,那麽她剛來水月庵的樣子瞧著不像是婦人?”
慧如:“是婦人,做過那男女之事。”
晏三合:“這麽肯定?”
“晏姑娘,少女的眉眼和婦人的眉眼不一樣。”
慧如看著她:“像姑娘這樣,眉毛青澀,瞳孔是清澈透明,一看就是處子之身,未經男女之事。”
晏三合被她說得臉一紅。
“靜塵的眉峰有些亂,眼白不清,是濁的,那便是婦人之相。再者說,咱們大華國二十七歲還沒嫁人的女子,極少。”
“既然是婦人之相,那麽……”
晏三合:“你能不能判斷出她有沒有生過孩子?”
“沒有!”慧如老尼姑的口氣十分的肯定。
“為什麽?”
“看一個女子有沒有生過孩子,隻看她的腰,靜塵的腰纖細如柳,絕對沒有生育過。”
有過男人,沒有生過孩子;
長相標緻白淨;
有一雙千金大小姐般的纖纖玉手;
讀過一點書,識得一點字,不常做飯。
晏三合迅速在腦子裡提煉出一些關鍵的信息。
“這十八年,你們朝夕相處,應該是比家人還親,可對?”
“對!”
“那麽她這十八年的經歷,你應該都知道?”
“姑娘問的沒錯,她進庵後的事情,我都知道。”
“你挑三件最重要的,你記得最深的事情,講給我聽聽。”
“容我想一想。”
慧如撥動佛珠的速度,一下子快了起來,隻是剛撥幾下,她的手就突然頓住。
“晏姑娘,她從不過生辰。”
“噢?”
晏三合心臟被什麽東西輕輕戳了一下。
“我們出家人,其實是沒有生辰這一說,母親生你時九死一生,這是個難日。到生辰這一日,我們隻做兩件事,一是放生,二是誦經。”
慧如:“放生要在早上放;誦經則要誦一整天。有一些虔誠的弟子,還會在生辰前半個月,就開始抄心經,在那一天化給自己的母親。”
晏三合:“她呢?”
慧如搖搖頭,“這些年,我從沒見過她放生。”
晏三合:“你知道她生辰是什麽時候嗎?”
“就是不知道,所以才好奇。”
慧如:“老庵主在的時候,還問過她的生辰,她說塵世間的事情,她早就忘了。”
晏三合皺眉,“是真的忘了,還是不想過?”
“這誰又知道呢。”
慧如:“出家人不問因果,隻問修行,所以那次過後,老庵主就再也沒問過。”
我卻是真忘了!
晏三合端起茶盅,掩飾住眼裡的黯然,“還有嗎?”
慧如:“她有一個養女,晏姑娘,這算不算得上重要的事?”
“養女?”
晏三合眼前一亮,“哪來的?”
慧如:“庵門口撿來的,就和蘭川一樣。”
這世道拋妻棄女的事情太多,水月庵每隔一兩年,就會在庵門口撿到女嬰。
時間一長就有了個不成文的規矩,哪個尼姑願意抱起那個女嬰,那個女嬰就由她負責養大。
“靜塵的養女叫明月,靜塵養了她八年,後來我們庵裡有對夫妻相中了明月,就把人領了回去,做了女兒。”
晏三合覺得這話聽得沒頭沒尾,想到蘭川的身世,於是問道:“像明月、蘭川這樣的小尼姑,庵裡為她們安排了幾條後路?”
“一條就是像明月那樣的,被夫妻領走,還了俗;一條便是留在水月庵做一輩子尼姑,也就這兩條路了。”
“前一條路走的人多,還是後一條路?”
“姑娘說這話,可見還是年輕,沒經歷過真正的塵世。”
慧如不禁微微一笑。
“水月庵這麽多年來,能走前面那條路的人,不超過一個巴掌。這年頭,誰會跑尼姑庵,領個來路不明的女孩子?”
(本章完)